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展示  -  正文

迟到者的心理(教学案例)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3-10-18      浏览量:

关爱一切学生,关爱学生一切,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艺术。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好人,而爱别人不爱的孩子才是教师的崇高境界。在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两年以来,发现一些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我们称之为“问题学生”。当然这里的问题包括各个方面的表现及习惯,比如迟到的问题。迟到的问题是在我们学生中间出现最多的问题,也是最令我头疼的问题。这些迟到的学生往往更容易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他们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殊不知,错过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没准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因此,我们对有迟到问题的学生也要认真地分析其心理,耐心地教育和引导。

一、案例背景

我们班级有五个从旗里来的农村学生,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经常迟到。在他们的思想中根本没有时间观念,总认为上课时间、上操时间规定了就规定了,他们照样由着自己的性子,慢吞吞的干着自己的事情,铃声对他们不起作用,同学的催促对他们也不起作用。因此,针对这些有迟到问题的学生,我百般思考,想尽办法来改正他们迟到的坏习惯,但是多次采取的教育措施行之无效,只能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后来发现:这些学生的迟到习惯不是一两天内形成的,绝对和早些时候父母对其的教育方法有一定的关系,很可能是从小父母没有让孩子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因为这些学生的父母大多没有文化,而且一般都是把孩子放在学校,从来也不与学校老师联系,只能从学生的嘴里得知表现好的一面,也从来不关心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受教育情况,其实学生真正在学校的表现,殊不知根本不是他们所了解的那样,所以,在没有家庭教育的前提下做学校教育工作,真是很难做,但是作为人民教师,教育学生是天职,必须想办法改掉他们的不良习惯,解决他们迟到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

上操的铃声又响了,你看,在全校几乎最后走的几个同学,又是我们班那几个经常迟到的学生。他们让我看到的状态不是已经迟到,就是将要迟到,正在奔跑着回教室或入队列。他们的思想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但最近经我教育之后,连续六周没有迟到了。

那是6月15日周六的早上6点,我像往常一样按时去操场准备和他们跑操,走到我们班队伍前,发现今天班级的人很少,于是我就数了一遍人,的确,缺11个学生,我一下想到,肯定是迟到被关在操场门外了,于是我到了操场入口处,看到一群学生被学生处的领导拦在了操场外,正在登记姓名,我当时很生气,因为这样的局面,证明我对他们几次的批评教育根本没起作用,并且我担心的班级量化分,这一次又要损失几十分,于是在学生处老师正在登记其他学生的信息时,我就对我们班这十一个学生单独进行了处罚,我告诉他们既然认为跑操迟到是个好的选择,那么,我让你们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是否正确,我让他们手背后,双脚靠拢,各自深蹲50个,然后在一起接受学生处的惩罚。他们按我要求做完了,但这事还没有完,因为我真的很生气,对他们失望至极,之前说服教育过,也轻度惩罚过,也让他们写过保证书,并且利弊关系都给他们细心分析过,但今天的表现,令我很伤心,并且决定今天还得想一种能让他们真正意识到错误,以后能改正错误的教育方法。

在学生处惩罚完毕后,我早自习时间在教室等着他们,看到他们回来了,我直接就没让他们回教室,而是让他们站在全校最醒目的雕塑下面,开始又一次的批评教育,我首先是问他们迟到的原因,果不其然,他们给我的回答仍是“起晚了”,这样的原因对我来说已经听腻了,我认为这就不能成为堂而皇之的理由,总是拿出来搪塞老师了,所以我跟每一个家长当场通电话,告诉他们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平时表现及今天的迟到现象。因为家长从孩子口中都得知好的一面,那么表现不好的他们永远不知道,这样久而久之,家长都感觉良好,也从来不和老师联系,最后结果就会令家长感到很突然,他们就会质问老师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会经常和家长联系,及时让他们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及时教育纠正,这样家校合作才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因此我就告诉迟到的这几个学生:“你们如果连时间都遵守不了,那以后工作之后,也没有领导会信任你,让你做任何事,因为你估计开会都得领导等你,上课都得学生等你,那你说有人会把任务交给你吗?我认为从迟到这一件事上就能看出你整个人的一个态度和状态,错误可以犯一次两次,但总是没完没了的犯同样的错误,你会失去很多人对你的信任,并且许多人会否定你的人品和办事能力,那我想你们生活、学习、工作的也会很痛苦,很吃力。我希望你们站在这里把这些事情想明白,想想我跟你们说的话是不是对的,你们能不能遵守时间,做到守时真的有那么难吗?惰性是人人都有的,但就是看你的意志力能不能战胜你的惰性,我每天起床也是不想起,但想想我有事情要办,我不能迟到,这是我做人的原则,既然有自己的某一身份,就一定把它尽量诠释好,不能干什么事都没有章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个社会是有一定的规章制度的,只有按一定的规律办事,你才能干什么都非常顺利,不然总会有麻烦找你,比如今天,如果你们不迟到,你们完全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按时上课,按时吃饭,按时下课,但由于你们自己的缘故,你们打乱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你们得在这外面足足站上一上午,以表示你们的悔改之意。现在你们一定很怀念教室的板凳,很怀念和同学们一起上课的气氛吧?老师就是让你们内心好好想一想,好好衡量一下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哪条路好走,哪条路不好走,应该怎么去做。”

虽然说这样的做法有点体罚的嫌疑,但是基于两年的班级管理经验,我觉得适度的体罚还是可以的,因为只要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学生的身体及心理,反而会起到一定惩罚作用的措施是可以借鉴的。所以我决定让他们利用一上午时间在塑像下面反省自己,并强调,等上午十二点放学的时候,我要听每个人的想法和打算,如果说的不深刻,下午我不休息,陪着他们继续站着,并且在站着的期间不能偷懒,我要在楼上时不时的看着,如果发现,照样下午继续站。于是我忙我的工作去了,隔几分钟要监督一下他们,我发现,今天的话他们是听进去了,都在那笔直的站着,并且在中午十二点的时候,我过去了,他们都积极的和我说他们的想法和反省结果,我能判断出来,这次他们真正的吃到苦头了,因为以前,我总怕耽误他们的学习,惩罚都是在课下进行,但这次我再不这样牺牲他们的利益,是起不到惩戒作用了,所以我尝试这么干了,但是这次算是令我很欣慰,他们记住教训了,直到现在为止,六周过去了,他们再也没有迟到,并且每天早上在操场的队伍里,我最先看到的就是他们几个人,所以我就鼓励他们:“你看,其实做到不迟到并不难,而且你们都能做到,这样你们不为班级拉后腿,我也就不会找你们麻烦,那咱们都会皆大欢喜,这样的结果多好”。

三、点评与反思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老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那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果处理方法不对,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行为习惯改变,因此,针对以上提到的这些学生的迟到问题,我及时采取了合理有效的措施,分析了他们的迟到心理,对症下药,有效解决了这些迟到问题。

首先要了解情况,就事论事,用仁爱之心和宽容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不要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人格。

其次要严爱有度。

1、及时了解情况,问清情况

学生迟到的原因多种多样,作为老师,我们要多方了解情况,了解学生经常迟到的真正原因,只有老师掌握情况,才能为老师的正确处理奠定基础。学生迟到有学生自己的原因,也有家长的原因,当学生迟到时,我们不能简单的批评,而应从迟到对个人的影响,对老师教学和对班级管理的影响向学生说明道理,对学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引起家长的关心重视

学生迟到很大程度上与家长的教育有关系。有些学生在家经常依赖父母,独立性差,时间观念不强,加之懒散;而家长出于溺爱,从来不对孩子提出引导性的建议,造成孩子脑海里根本没有遵守时间这一概念。因此,即使听见铃声,也会慢吞吞的走进教室,导致迟到现象的发生。

3、单亲离异家庭孩子

有关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迟到的问题往往是在学龄儿童第一次体验到竞争时产生的。但单亲离异家庭的孩子从小家庭教育缺乏,没有人引导他做人要有竞争意识,要有时间观念,做事要争分夺秒、讲究效率等方面的事情。因此,孩子即使迟到了也意识不到错误,认为理所应当,没什么大不了的。

4、日常管理中,老师应该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经常迟到的学生,一定有一些客观原因,对不同的学生,老师应该问清情况,对不同情况迟到的学生,老师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不要一概而论,这样起不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5、最后要分析学生迟到的心理,给与正确的指导

从心理角度分析,这种习惯性迟到的行为是渴望被关注的心理动机驱使的。这种迟到的行为反映出一种渴望关注的态度,即强迫别人去想自己,去关注自己,为不断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习惯”迟到。

心理学家让-皮埃尔·温特指出:迟到有多种含义,但各种形式的迟到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迟到者让自己因迟到而“引人注目”。迟到者以迟到来自视高于别人,因为毋庸置疑,别人在等待中会不断地想到自己。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渴望关注

心理学家让-皮埃尔·温特还说过:迟到者在做一种诱惑的游戏,就像女人在与情人约会时总要迟到那样。这种迟到的行为也可能会反映出一种更恶劣的态度,就是强迫别人去想自己。作为缺失的对象,迟到者就是想要成为别人渴望的对象。这种行为其实就是一种自恋的表现,这种自恋使他们无法尊重别人。

第二:逃避恐惧

迟到可能反映的是一种恐惧:面对一种状况的恐惧,一个人独处的恐惧,一种对空缺的恐惧等。心理学家艾聂斯·帕叶指出:“人在等待的状态下,脑子里就会充满想象,而一旦回到现实中,就会有空缺感。”行为心理学家让娜·B·布尔卡和雷诺拉·M·阎也称这种状态为“挫败感”。

然而在经常迟到者中,极力追求完美者也不在少数。低估自己、缺乏自信令他们痛苦难挨,所以为了逃避失败,他们便躲开不得不与别人进行比较的场景,但是再三的迟到便是一种焦虑的表现。

第三:享受控制

在日常用语中,“让人等待”同样也意味着“让人痛苦”。迟到的人让别人处于很不舒服的境地,直到他的出现才把别人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迟到变成了权力的象征。那种自信其实充满着控制感。但问题关键在于,迟到者并不缺乏如何守时的常识,就像一个屡次戒烟又重新开始吸烟的人,自然比谁都清楚怎样戒烟。问题在于,迟到者和他周围的人不一样,他并不具有和守时者一样的时间知觉。迟到者的问题在于,他自己总是要和守时者混在一起,对守时者的依赖是迟到者真正的问题。

针对以上分析,我们对案例中提到的这几个迟到的学生进行了详细的心理分析,找到产生迟到心理的根源,今后在教育过程中要“对症下药”,争取让学生们都能具有时间观念,严格遵守学校时间方面的相关规定。

鲁迅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教育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对“问题学生”,虽然我们要采取各种策略来教育他们,但更要讲究爱的情感、爱的行为和爱的艺术。就像以上案例中提到的有迟到问题的学生,正是因为我们爱他们,想让他们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素质,才会真正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朋友,和他们耐心的谈话,即使对他们进行了一定的惩罚,也是想让他们领悟到该如何做人做事的道理,才会用心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教师在教育中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问题学生的爱戴和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