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展示  -  正文

【大数据与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创新】第二届全国高校网络宣传思想教育优秀作品展示

来源: 内蒙民族幼专党委宣传     发布时间:2018-01-12      浏览量: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丰富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开启了高校学生工作智慧化发展的重大转型和变革。本文以精心教育、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为核心,概括了大数据在增强实际效果、提升工作水平、强化人文关怀方面的实践创新价值。同时,立足电子科技大学近年来的具体实践,着力探讨了大数据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实践创新路径,以期为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大数据;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引领;实践创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各个领域深刻变革的新型利器。大数据浪潮势不可挡,大数据思维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大数据”不仅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和新的思路、平台与方法,也为国家网络文化建设丰富了内容、载体和形式,促使其从观念到手段发生全方位的变革,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更是让作为时代精英与民族未来的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引领及其教育成长面临着全新的格局,开启了高校学生工作智慧化发展的重大转型与变革,开创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思考和研究大数据的实践创新价值,探索和创新大数据的实践创新路径,显得十分重要而有意义。

隆隆夏日海浪分割线

一、大数据的运用与创新是大数据时代

高校学生工作的现实课题

近年来,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所蕴含的战略价值,相继制定实施大数据战略发展规划,推动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在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指出:“全面推进我国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加快建设数据强国。”〔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更是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2〕也就是说,大数据在世界各国引起高度重视,也上升到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并逐渐深入和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就把“大数据”热情地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直到2010年前后,“大数据”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一种流行词汇逐渐为人所知。最早把大数据概念推向人们视野的是全球知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其2011年发布的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把大数据界定为“传统数据库软件无法抓取、存储、处理的规模巨大的数据集”,认为“数据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而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运用将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3〕。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大数据是数据、技术、“价值观、方法论”〔4〕三者的统一,其实质在于通过动态、海量的数据分析和数据预测来揭示本质,发现规律,创造价值。因此,树立数据观念,建立数据思维,挖掘数据资源,加强数据分析,着力数据预测显得十分重要。

高校的青年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学习成长的一代人,互联网成为了广大青年学生重要的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在青年学生无网不用、无时无处不网的过程中,也蕴含和储存着巨大的思想行为信息和数据;在高校全面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广大青年学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被记录和生成各种各样的数据和信息。这些信息和数据真实地记录和反应着广大青年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轨迹与规律,是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帮助和促进全面成长成才的重要依托和支撑,也是一种重要平台和途径。高校学生工作是集教育、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立足于广大青年学生学习、生活与交往的现实状况和基本趋势,着眼于青年学生学习成长的根本目标,运用大数据思维来认真关注、分析和利用好青年学生学习成长中的思想行为轨迹及其广泛的数据信息。因此,大数据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与创新就成为现阶段亟待探究和回答的重要任务和现实课题。

隆隆夏日海浪分割线

二、大数据在高校学生工作

中的实践创新价值

《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明确提出,“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5〕这对教育领域尤其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大数据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对于高校学生工作而言,教育是核心和目的,管理是手段和过程,服务是使命和精神。因此,围绕大数据与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深度融合,努力探寻大数据在推动高校学生工作精心教育、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中的实践创新价值,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坚持精心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实际效果

青年学生思想引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核心任务,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从宏观层面上看,遵循受教育者的思想特点和成长规律,是提升教育引导效果的重要前提。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和物联网获取信息,如社会实践参与、心理咨询预约、图书馆思政类书籍借阅、思政电子图书点击、时政新闻下载和转载等,采用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和预测,“让数据发声”,了解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把握学生群体的思想规律,并根据学生群体的兴趣、特点、诉求和意见,精心选择和设计学生教育引导的内容、形式及实施方案,实现传统固化的思想教育内容和模式向动态多样教育内容和模式的转变,有效提升教育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从微观层面来看,大数据有利于打破千人一面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促进传统思想教育从集体教育为主、注重整体质量,向把握个体特征,有针对性开展个性化教育方向发展。传统的学生工作以抓两头、带中间为主,大多面向学生群体,缺乏个性化教育和多样化评判标准,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借助大数据应用,小数据时代无法精准把握的学生个体思想动态、个性特征成了准确清晰的数据,甚至是可视化的图形或图表。通过对个体学习、生活、运动、阅读、交往等不同领域零散行为轨迹的数据化集成整合和量化分析,可以更加全面了解把握学生个体学习、科研、兴趣需求的不同,为选择和设计灵活多样、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提供数据支撑,从而契合个体特点,完善个体化的教育内容、方案,如根据学生兴趣订单式推送思想观念、道德养成、伦理教育、出国交流、心理健康、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等内容,实现因时、因地、因材施教,提高教育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精细管理,提升大学生思想引领的工作水平

管理是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手段和过程,是做好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保证。精细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文化和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模式和方法,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体现了现代管理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三个层次。早在2002年,美国政府就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教育数据在驱动教育管理科学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反观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几十年的发展历程,虽然在教育管理模式和方式方法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精细化程度仍然有待提升。其主因之一,就是缺乏教育数据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支撑。大数据在学生教育引导中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有据可依”的管理基础,在管理理念和态度的精益求精、管理信息和时机准确把握、管理细节和重点关键聚焦、管理制度和方式科学决策等方面推动了学生管理精细化变革。〔6〕

一方面,大数据驱动学生管理由主观决策、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精细管理转变。思想是最难以被客观化和具体化的东西,高校教育引导的对象是思维活跃、主观能动性强、极具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把握和分析更加不易。传统的方法由于缺乏有效的观察和科学的方法,只能通过谈话、观察等方法,从大学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总结发现其隐性思想情况,以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常识和主观判断为基础,作出定性的主观决策,依据个人经验,选择对应管理方式。大数据的技术性和先进性就为学生教育引导克服主观和经验缺陷提供了有效教育对策,借助“大数据”工具,可以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各种数据进行适时的跟踪关注和深入的挖掘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挖掘和分析,可以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不同领域的信息进行科学量化,用全面论证、科学评估和理性分析取代有限的推测和非理性的判断,为其科学决策、精细管理提供实证性支撑。

另一方面,大数据促进学生管理信息由部分、片面信息到整体、全面信息的转变,有效提升管理信息把握的准确性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全面、客观的数据信息是高校学生工作精细管理的重要保障。受技术限制,传统的学生工作决策往往依赖于随机抽样调查,这种方法在不可收集和分析全部样本数据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这种方式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随机抽样很难排除人为因素干扰,不可避免地容易出现“被代表”现象,由此作出的教育决策时有失灵。大数据在高校学生工作精细管理中的应用,使得全面数据、完整数据和系统数据成为了可能,所获得的数据信息不再是随机样本,而是全体样本,“样本=全体”大大提高了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提升学生管理精细化程度和科学化水平提供了更具整体性和全面性的信息。〔7〕

(三)坚持精准服务,强化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人文关怀

精准服务是指在普适服务基础上面向个体而建立的以个体认知特点和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服务理念,精准服务意味着从为整体服务向为满足群体和个体需要的服务转变,其重点是发现和研判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优化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个性化、专业化定制服务。在高校学生工作中,服务是一种人文关怀和保障支持,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开展精准化指导服务,因材施教,培养多样化创新性人才一直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理想和情怀。“一切皆可量化”的大数据把大学生教育引导中对学生的理解和研判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开启了高校学生工作精准化服务的新时代。

大数据助力学生服务精准化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精准化学业引导。大数据有利于依据学生个体的数据把握个体差异,从而加强教育指导和服务的精准性。在学习中,不同学生往往具有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偏好和学习能力。大数据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记录更加全面准确,甚至精确到学生学习过程的细节,通过学生学习数据分析,可以帮助辅导员、班主任更加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学习模式和学习特点,针对不同学生个体,提供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内容和学业指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8〕第二,精准化评估预判。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学习状态下滑,或者心理、行为出现异常状况时,教师和辅导员往往不能及时了解,等到多科不及格或做出极端行为时,再来亡羊补牢,往往为时已晚。大数据能够提高高校学生工作的预警干预能力,促进从后置性应急管理到前置性预警引导转变。以相关关系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轨迹跟踪和评估,可以预判出近期学生群体或个体思想行为、心理状况的发展态势,加强针对性教育和疏导,有效、及时地规避过激行为的发生,防患于未然。〔9〕当大学生失恋时,往往会借助聊天工具、微博论坛和搜索引擎来倾诉和寻求帮助,经过相关数据挖掘分析,就可以及时了解和预测学生思想波动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防止危机事件发生。

隆隆夏日海浪分割线

三、大数据在高校学生工作中

实践创新路径的初步探索

基于大数据的特点和优势,探索大数据与高校学生工作的结合点,推动大数据在青年学生思想引领中的实践创新,是当前面临的新课题和新任务。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在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及其成长成才中的作用发挥,以教育部首批“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试点高校为契机,立足学校学科优势,将大数据广泛运用于学生工作中,逐渐探索和构建了一套融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应用与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化的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平台和体系。采集了全校15个管理部门、149类、共一亿三千多万条数据,建立学生数据中心,研发教育大数据一体化平台,储存并处理各种与学生相关的感知数据、行为数据、社交数据,通过网络分析、话语分析、内容分析等方法,深度挖掘学生数据,围绕大数据在青年学生精心教育、精细管理和精准服务三个方面,探索了一系列实践创新路径。

(一)通过“思政智库”、“成才公式”、“个性化素质教育”强化精心教育

近年来,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成长成才为目标,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做好精心教育。一是研发“思政智库”系统。对校内外各类论坛、网站、社交平台、移动客户端等数据进行实时抓取和分析,根据辅导员和思政教师需求,自动生成当前社会和大学生群体关注热点分析报告,帮助教师在短时间内快捷了解热点事件走向,智能生成思想政治教育讲稿、课件,并给学生正确有效的教育引导。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移动社交平台“面聊”APP和学生论坛清水河畔,实时掌握学生校内网络行为特点;通过校园WIFI建设,自动捕获学生外网行为轨迹,及时掌握思想动态,以此为依托开发“舆情智库”,对新闻和关键舆情点的受关注程度进行排序,实时分析评论中参与者情感的激烈程度,自动挖掘评论的论点,全面掌握学生舆情舆论动态并及时进行引导。二是探寻学生“成才公式”。分析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全过程数据,通过对不同毕业去向学生的校园行为轨迹的记录,从他们在校的学业成绩、实践经历、文体活动、生活规律等数据中抽取个性和共性特征,并进行公式化描述,构建毕业生教育经历、生活轨迹和就业去向的关联模型,为在校学生提供多样化成功路径选择。三是探索“个性化素质教育”。依托“面聊”APP开发“抢票”系统,在线完成学生文化类课程选修、各类讲座及大型文艺演出门票领取、电影票购买,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学生喜好程度、选择情况,适时调整课程安排、讲座及演出类型规模、电影排片方案,优化资源配置,满足学生个性化素质教育需求。

(二)通过“个体画像”、“学业预警”、“智慧资助”深化精细管理

坚持不懈地加强精细管理,努力深入到每一个关键环节,细致到每一个具体方面。一是开展学生“个体画像”。通过分析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消费情况、校园行为等多类实时数据,对学生进行精准化特征描述,了解学生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生活规律,增强辅导员对学生了解把握,精细化、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建立“智慧资助”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化的精准资助体系。采集分析包括学生家庭信息、学生在校消费情况等20余项数据,通过人工评价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准确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进行动态管理。〔10〕还通过对学习成绩、竞赛获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的实时记录,实现年度奖学金的智能化评定,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探索设立“学业预警”系统。通过对学生兴趣偏好、学习能力、生活规律、行为习惯的大数据分析,预测学生学习成绩走向,吻合度达90%以上。通过预测学生具体课程挂科可能性,实现学生行为异常预警式感知,及时进行干预引导。

(三)通过“学业引导”、“官方简历”、“个性推荐”优化精准服务

近年来,一直围绕学业、素质、毕业等做好个性化、细致化、精准化的指导服务工作。一是加强学业引导。成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根据大数据分析的学生实际需求和具体困惑,提供个性化一对一咨询辅导。以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开展师生交流沙龙“成电下午茶”、学生互动分享演说栏目“成电青年说”,搭建起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联系的桥梁。二是推出学生校园“官方简历”。依托“面聊”APP建立学生校园“荣誉勋章库”,全方位记录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团学活动等第二课堂情况,经相关部门认证后,自动生成学生综合素质“官方简历”。不仅能帮助用人单位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有效提高了管理部门服务的准确性和学生的求职成功率。〔11〕三是开展个性就业推荐。研发校园“微招聘”智能双向匹配推荐系统,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将学生对意向就业地域、单位类型、岗位类别的需求,与用人单位对意向学生的学业成绩、学历层次、综合能力等要求进行双向精准匹配,开展个性化就业推荐,对就业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和模拟面试、个体咨询等指导,提升就业成功率和满意度。